第2期
2025年2月
2025-26年新碩士課程
人工智能與教育工作者雙劍合璧
通過創新與互動改革語言學習的社交機器人:Joey
培養分析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專訪
我們的學習環境在不遠將來會有甚麼發展?學習科學研究講座教授呂賜杰教授就這議題和我們進行了深入探討。
專題
人工智能迅速改變我們生活的每項細節,對教育亦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校長李子建教授 與我們分享他對「教育未來」的願景,探討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格局的強大力量,引領我們邁向增強學習和協作的年代。
知識轉化
跨學科探索一直是楊少詩教授學術研究中的關鍵要素,但直到新冠疫情發生以後及參訪一家機械人公司,才使得這一願景變為現實。
人物
教育及公共服務界傑出人士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香港教育大學於2024年11月舉行榮譽博士頒授典禮,表揚四位傑出人士在推動教育發展及熱心公共服務的重大貢獻。
新策略「教育未來 多元專才」創新教大課程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日益發展,對多元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香港教育大學(教大)近期的課程革新旨在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技能,以滿足這一趨勢的發展。
誌慶
30周年校慶活動高潮
學與教
跨學科訓練裝備學生應對當下需求並迎接未來挑戰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在培養未來教師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而目前更提供多元學科課程,旨在為教育相關 專業及新興行業培育人才。
香港教育大學的使命之一,是讓畢業生具備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所需的技能和價值觀,是以2025-26學年將推出八個新的授課型碩士課程。
眼科學的重大進步——基於人工智能的眼球錯位診斷
眼睛護理講求精準。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傅弘博士最近的突破性研究為「眼球錯位」這個經常被忽視的課題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方向。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小學生 英語創意寫作的能力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AI)使小學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SL) 學習者的創意寫作過程更為吸引,並保留寫作的原創性?
藝術廊
Zoran Poposki 博士,皇家文藝學會會士,皇家亞洲學會會士
沙丘之花 (2022)
人工智能藝術,尺寸可變
教育將在人類的引導下與人工智能一起發展演進,而不是與之競爭。
校長李子建教授
塑造教育未來
嶄新研究設施與傳統學科的跨界結合
香港的人工智能普及認知教育
「人工青口」監察全球海洋污染
從教室走向世界
回歸原點
詩納卡寧威洛大學學者到訪教大 提升高等教育教學能力
貢獻所學 回饋社會
愛在教大 和諧共融
歡度三十周年慶誌
十載里程 非凡豐盛
心繫教育 初心不變
知識轉移 更上層樓
學與教的未來
歷來人類社會 如何適應氣候變化
正面樂觀 永不言棄
廚餘變寶 環保魚糧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