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校园发展蓝图

共绘校园发展蓝图

阔别十年,方永豪博士于去年九月重返香港教育大学,担任副校长(行政)一职。他负责大学的行政管理工作, 秉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理念,与校董会、教职员、学生、校友以及社会各界持份者紧密合作,共同推动 教大的持续发展。

曾任职政府部门、公营及商业机构,方博士于25年前因缘际会投身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就业策划及发展中心主管,2008年加入香港教育学院(教院,香港教育大学前身),至2014年转职恒生管理学院(2018年正名为香港恒生大学)。忆述多年来在高等院校的工作,在接触学生方面,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是在2009年担任教院学生事务处处长期间的一段经历。当时,他运用自己在本科时期担任辩论队员及过往指导辩论队的经验,在公余时间为教院辩论队备战大专辩论赛提供指导与训练。在其他导师及校友的配合与协助下,教院辩论队表现出色,队员不负众望,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勇夺教院历来首个大专辩论赛冠军,为学校争光。当方博士从辩论队队长口中得知获奖时,内心非常感动,那个情境至今仍历历在目。他感叹:「在几个月的相处中,见证队员们互相砥砺与不断学习,他们的快速成长,实在令人欣慰。」

 

拓展新校区

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教大,看到校园绿茵如昔,学生朝气勃勃,亲切之情油然而生。与此同时,他亦欣喜看到大学的软实力显著提升,教学与研究工作成果丰硕,课程的种类不断丰富,数量持续增加,教职员与学生人数快速上升。随之而来的,便是校园空间日益紧绌,开拓空间资源及另觅教学中心成为首要任务。

 

在方博士的积极推动下,教大在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的新教学中心将于2025-26学年启用。此外,大埔校园的新教学大楼在年初平顶后亦将于今年年底落成,方博士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探索于北部都会区设立新校区,以及制定在大湾区其他城市设立教研中心的步骤及细节。他表示:「我们已蓄势走出香港,与更多内地及海外院校合作,吸引来自各地的海内外学生报读我们大学的课程。」

 

我们已蓄势走出香港,与更多内地及海外院校合作,吸引来自各地的海内外学生报读我们大学的课程。

 

打造绿色校园

为履行社会责任,教大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致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校园,这也是大学策略发展计划2025-2031的重点之一。具体措施包括安装风力街灯与电动车充电设施、以循环用水灌溉植物、铺设太阳能发电板、在校园不同角落加设回收点作废物分类,并举办更多绿色活动,提升师生的环保意识,最终目标是减低碳排放与用电量。

 

从大学的策略发展到校园生态,都是他的关注范畴,采访时他更分享:「其实教大校园栖息了数十种雀鸟虫鱼,植物花卉种类各异,每日清晨沿着春风径步行,可以感受到春风拂面,阵阵花香。」这阵子,他正与物业处研究在宿舍与教学大楼之间的行车道两旁种植单一树木或花卉,达到整齐和美观的效果。「 教大未来将进一步提升ESG(环境、社会及管治)指标,将大埔校园打造成为香港高等院校中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与世界接轨

从前线的学生事务到策略行政工作,方博士的职场生涯经历了转型及发展,其涉猎的范畴也愈来愈广泛,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讯科技、校园发展及管理,以至校董会秘书处等。回望过去,他认为自己所经历的大学教育为他的职场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批判思维与逻辑分析方面的训练,使他能具备信心应对不断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与全球连系日益紧密,方博士认为高等教育行业亦须与时并进,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作为本地师范教育的领航者,教大将不断深化与国内外院校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并透过课程改革,结合社会发展与趋势,例如价值观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等,帮助学生装备应对未来挑战的技能。

 

「 我们计划在未来六年推出更多与科技融合的创新课程,同时与更多国内外院校合作,与国际体系更接轨。这些举措将使我们的学生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