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作为教大课程改革中具前瞻性的设计师,副校长(学术)、教师教育讲座教授郑美红教授分享在不断演变的教师教育环境以及本地和全球化挑战下,大学未来六年的策略发展计划。

 

郑教授是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在教大担任过不同的学术领导岗位,积极参与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她的教育理念源自一位意想不到的启蒙者──她的母亲。自小郑教授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每天孜孜不倦地练习,母亲则以独特的方式细心点评她的习作,写得好的笔划以红笔圈出,这种做法与传统改卷的模式截然不同。她形容这种强调学习成果的评核方式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对她后来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影响深远。「这不仅有助于培养成长思维,营造正向的学习氛围,也深深影响我对学生、教育,以至人生的看法。」她的教育理念由此植根,并始终将学生的天赋与潜能放在首位。

 

拥抱创新教育模式

 

郑教授指出,香港的教师教育环境正面临急剧变化,包括人口结构转变及教育科技的迅速发展,这些变化进一步影响社会对教师的需求。为应对这些挑战,教大采取积极灵活的策略,推出创新的五年制双学位课程,让学生在掌握教学技能的同时,也具备投身其他行业的能力。这样的安排可以确保毕业生不被传统教育岗位所限,赋予灵活性与多元才能去探索其他专业领域,从而提升其在职场的长远竞争力。她说:「除了教学技巧与对学科的热诚外,准教师还需具备适应力,做好心理准备面对人才市场的变化,及预备好探索其他工作机会。」随着人工智能与其他科技崛起,大学亦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学生的数码素养、AI意识与资讯科技技能,以确保他们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她补充:「我们已制定电子学习与数码能力策略,协助学生掌握各种科技工具与教学法,让他们有效地将科技融入教学之中。」

 

我们致力于培育具备专业技能、正确价值观及全球视野的全方位人才,使其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迈向成功。

 

重视价值观与伦理教育

教大《策略发展计划2025-2031》其中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为此,大学推出涵盖生命与价值观教育、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等元素的创新学校体验课程,有助塑造教师身份,强调专业卓越、道德责任与守法意识。郑教授指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这些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协助他们建立坚实的伦理基础,为个人成长及专业发展打下稳固的根基。」通过培养责任感并加深对权利与义务的理解,学生得以回馈社会,作出有意义的贡献。此外,大学推出「新六艺」课程,弘扬中华文化与历史,鼓励学生探索传统文化及其当代意义,从而加深对文化底蕴的理解与欣赏,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和对香港的热爱。

 

开拓全球体验

为了扩阔学生的视野,教大透过举办本地与海外交流活动,积极增加体验式学习的机会。对于大学推出为期一个学期或短期的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前往大湾区、内地或海外进行考察交流,郑教授表示期待。此外,学校亦新增一个全新的3学分课程,要求学生在内地生活和工作至少两星期,藉着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加深他们对多元文化及相关工作架构的理解。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走出舒适圈,接触现实世界,迈步全球。」郑教授强调,全人教育能够让学生在互联世界中茁壮成长,这与大学培育具前瞻视野的良好公民的使命不谋而合。透过积极推动全球化体验,教大将致力栽培具文化意识与全球视野的新一代毕业生。

 

「我们期待这些策略性的举措能够引领大学迈向另一高峰,特别是在应对现代教育的挑战,以及培育具备专业技能、正确价值观和全球视野的全方位人才方面,奠定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