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教育未来

塑造教育未来

李子建教授于二零二三年九月起担任香港教育大学(教大)校长,以下的采访中,他将分享教大在香港教育 未来发展中,如何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转危为机

李教授的母亲是一位幼儿园教师,使他从小深受教育的熏陶。 李教授分享:「很早以前,我就意识到自己未来 的职业将与教学息息相关,但从未想到教育成为我一 生的志业,矢志透过教育塑造未来。」李教授的职业生 涯始于中学教师,随后进入学术界,曾在柏立基教育学 院(教大前身的五所师范学院之一)担任讲师,及后成 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二零一零年,李教授加 入香港教育大学的前身香港教育学院,出任学术副校长,并于二零一九年起出任首席副校长。

 

二零一九年摄于教

作为校长,李教授正引领教大应对教育领域的变迁。他指出:「香港目前正面临人口下降的挑战,看似是未来的威胁,但我倾向视之为机遇。」在李教授眼中,这是将香港打造成一个多元文化及多语言教育枢纽的契机,与世界其他主要城市相媲美。李教授解释说:「若香港能引入更多国际人才,不仅本地社会和经济显著受益,还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高技术劳动水平和推动创新。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营造更包容与友好的社会氛围。」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为学生提供了绝佳良机,使他们拓宽眼界,认识其他地方的教育制度、文化和语言等。此外,学者也可从学术交流与合作,丰富他们的研究视角。

国际教育枢纽

校长李子建教授的就职典礼,由校董会主席黄友嘉博士主持

教育无疑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携家带眷的海外专业人 才为了孩子的教育,通常会选择到教育配套和社会文化制度完善的城市。 透过打造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香港将能吸引来自全球的研究人员与学生。 李教授说:「教大在这方面独具优势,能作出重要贡献。 自一八八一 年起,教大便以师范教育的悠久传承以及在教育研究领 域的卓越实力而闻名。」 根据最近一次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公布的研究评审,教大有63%的教育研究被评定为「世界领先」或「国际卓越」的水平,且所有的研究成果在其影响力和重要性均被评为 「出众」或「相当重要」。

 

 

作为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的关键力量,教大已经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内地其他城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术机构和政府,就道德与价值观教育、文化、师资培训、科技创新及体育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 例如,教大近期加强与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中国内地知名学府探讨合作。 此外,在与越南和柬埔寨合作进行的教师培训项目取得成功后,教大开始与文莱政府和当地大学探讨类似合作项目的可能性。 李教授补充道:「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教大某 程度上具有国家大学的地位。 而且,香港作为「一带一 路」倡议的重要节点,结合其国际都会的地位和角色,有 利我们在教育领域与全球建立更广泛的联系。

 

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人工智能及教育未来联盟」

 

 

校长李子建教授与校董会主席黄友嘉博士在教大大埔校园新教学大楼合约签署仪式上合照

 

跨学科协作
吸引更多外部学者和学生来港、与更多机构展开合作, 能积极推动知识进步。 李教授说:「对我而言,教育有着广泛的涵义。 它不仅意味师生间建立双向沟通,也包括创新的实践。」 近年来,随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教大设立了两所全新学院-「应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来学院」(AAPSEF)及「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AEDI),旨在 加强不同学院间的连系、建立更灵活的研究结构,推动 教育科技(EdTech)和其他新领域的研究,从而不断改进 教学方法和教育取向。 李教授补充道:「现代创新科技让我们不再局限于在传统学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两所新学院提供的硕士课程,结合了外部教授及各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涵盖法律教育、政策研究、脑神经科学及创新创业等领域,为我们开启探索不同道路和可能的新视角。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领域与教育没有直接关连,李教授却有不同见解,他指出:「新的学院为教育应用开拓更多元的途径,培养年轻人二十一世纪所需的技能,满足社会需求。」

 

教大在这方面独具优势,能作出重要贡献。 自一八八一 年起,教大便以师范教育的悠久传承以及在教育研究领 域的卓越实力而闻名。

 

 

道德与伦理

在可预见的将来,先进的机器与人工智能 (AI) 生成工具将能迅速且高效地完成一些现在耗时的工作。 然而,这也带来了潜在风险,我们可能产生过度依赖,以牺牲伦理和传统道德作为代价。 李教授说:「为了避免被科技 控制或操纵,年轻一代需要培养较强的创造力、明辨是非、协作及伦理判断等能力。」目前,教大的课程已融入伦理教育元素,例如 「6-P教学取向」,指导学生在使用 AI 生成工具时进行自主学习。 国民教育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李教授进一步解释:「国民身份认同涉及多个 不同层面,包括身为国家公民的自我认同,对中华文化、 传统和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教大已采取多项措施,为学生厚植国情教育基础,包括设立国学中心和国家安全与法律教育研究中心; 与曲阜师范大学合作,让准教师到孔孟故乡参与体验式学习课程; 以及制作教学素材、举办公开讲座和工作坊等,加深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和情感价值的理解。 这些人文元素与科技知识的结合,有助促进年轻人的全面发展。

 

国民身份认同涉及多个不同层面,包括身为国家公民的自我认同,对中华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大国家安全与法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典礼

 

总括而言,教大的跨学科协作及国际化发展策略,将对香港教育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教授强调:「作为教育领域的领先学府,教大将继续致力培养未来教师, 而这些教师将继续培育新一代学生。 我们必须在教育的未来发展中担当先导角色,协助香港年轻人,不论背景,都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在品德修养和知识技能方面做好准备,迎接未来挑战。」

 

簡介
李子建教授,JP

香港大学(荣誉)文学士

英国牛津大学理学硕士

香港中大文学教育文凭(优异)、文学硕士(教育)及哲学博士

现任职务(部分):

香港教育大学

校长

课程与教学讲座教授

应用政策研究与教育未来学院院长

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院长

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总监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区域教育发展与终身学习教席(2019-2023; 2023-2027)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研究员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奖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名衔

香港教育大学颁发教大校长奖项──杰出知识转移表现奖 (团队奖项)(2016/17 & 2021/22)

香港中文大学颁发校长模范教学奖(1999)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及铜奖(与研究团队)(2021 & 2023)

顾问(现任及历任,部分):

啬色园(教育)名誉顾问

香港幼儿园协会名誉顾问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荣誉顾问

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名誉顾问

学友社名誉顾问

团结香港基金顾问

品格教育协会香港副校长会顾问

教育局督学协会学术顾问

出版:

出版及编辑逾二十五本著作、逾一百七十五篇学术论文及书籍章节丛书系列的联合主编:

Springer出版《Curriculum and School Development in Asia》及《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Routledge出版《The Routledge Series on Life and Values Education》及《The Routledge Series o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s

如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浏览: https://www.eduhk.hk/zhs/experts/professor-lee-chi-kin-john